PRODUCTS CENTER
德國西克SICK激光掃描儀傳感器
picoScan100
2D LiDAR 激光掃描儀 - 性能強大,經濟高效,結構緊湊
2D LiDAR 激光掃描儀 picoScan100 具有掃描范圍廣、角度分辨率高和靈敏度強的特點,作為 TiM 的后繼產品,樹立了新的標準。它們還能可靠地檢測到小而暗的物體。傳感器可提供準確的測量數據,并集成了數據的進一步處理功能,可通過各種通信接口進行傳輸。結構緊湊的 picoScan100 傳感器采用多重回波技術,外殼堅固耐用,即使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確保可靠的測量結果。它們能滿足室內外區域高挑戰性的工業應用要求。picoScan120 和 picoScan150 類型 (Core、Prime、Pro) 具有不同的性能,可滿足個性化需求。
德國西克SICK激光掃描儀傳感器(如主流的S300/S320 系列安全激光掃描儀、LMS500/LMS150 系列測量激光掃描儀),核心是通過 “激光發射 - 信號接收 - 數據計算" 的閉環流程,實現對空間區域的二維 / 三維輪廓檢測、距離測量或安全防護,其工作原理需結合光學設計、信號處理、機械結構三大核心模塊拆解,不同應用場景(安全防護 / 工業測量)的原理側重略有差異,但基礎邏輯一致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:“三角測量法" 與 “飛行時間法"
SICK 激光掃描儀的核心測距原理分為兩類,分別對應不同精度和量程需求:
1. 三角測量法(適用于中短距離、高精度測量)
原理核心:利用 “激光發射器、物體反射點、感光元件" 三點構成的三角形,通過幾何關系計算物體距離,常見于 LMS150 等測量型掃描儀(量程通常 0.1m-50m,精度 ±1mm)。具體流程:
激光發射:內置的半導體激光二極管(LD) 發射出一束高聚焦的激光(波長多為 650nm 紅光或 905nm 近紅外光,符合 CLASS 1/2 激光安全標準,對人眼無傷害),經光學透鏡校準為 “線性激光束" 或 “點狀激光束"。
SICK激光掃描儀傳感器激光反射:激光束照射到目標物體表面后,部分光線被反射(反射強度與物體表面材質、顏色相關:白色 / 光滑表面反射率高,黑色 / 粗糙表面反射率低)。
信號接收:反射光線經接收透鏡聚焦后,投射到CMOS/CCD 感光元件(高精度光電陣列)上,形成一個清晰的 “光斑成像點"。
距離計算:掃描儀內置的 MCU(微控制單元)會記錄 “激光發射器與感光元件的固定間距(基線長度)" 和 “光斑成像點在感光元件上的偏移位置",再通過三角幾何公式(距離 = 基線長度 × 偏移系數 / 成像角度)計算出物體與掃描儀的實際距離。
SICK激光掃描儀傳感器優勢:精度高(±0.1mm-±1mm)、響應速度快(微秒級);較短,受物體反射率影響大(黑色物體可能無法穩定檢測)。
2. 飛行時間法(ToF,適用于長距離、大區域檢測)
原理核心:通過測量激光從 “發射到返回" 的時間差,結合光速計算距離,常見于 S300/S320 安全激光掃描儀(量程通常 1m-100m,精度 ±5mm),主打安全防護(如區域防護、碰撞預警)。具體流程:
激光調制發射:激光二極管發射的激光會被 “高頻脈沖調制"(如 100MHz-1GHz 的脈沖信號),形成 “脈沖激光束"(每秒鐘發射數萬至數百萬個激光脈沖)。
SICK激光掃描儀傳感器時間記錄:發射器內置的 “時間計數器" 會記錄每個激光脈沖的 “發射時刻(T1)";當脈沖遇到物體反射后,部分光線被接收透鏡捕捉,觸發 “接收時刻(T2)"。
距離計算:根據時間差ΔT = T2 - T1,結合光速(c≈3×10?m/s),通過公式距離 = c × ΔT / 2(除以 2 是因為激光往返)計算出物體距離(需修正空氣折射率對光速的微小影響)。
優勢:量程長、抗環境光干擾能力強;局限:精度略低于三角測量法,需處理 “多物體反射" 的干擾(如雜散光導致的誤檢測)。
17305172260
0517-86429912